目前,資產證券化規模已超過4000億元,互聯網金融平臺也在借勢覬覦資產證券化業務機會。《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PPmoney的“安穩盈”和聯金所的“聯金穩財”,就是將小貸公司持有的債權出售給保理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然后再由保理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通過P2P平臺向投資者出售,投資者購買的是產品的部分份額,最后由保理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擔保回購。
但一位互聯網金融平臺分析人士指出,“因為目前P2P還沒有被定義為‘金融機構’,因此這樣的證券化不會被專業投資機構認可。
資產證券化作為存量資金盤活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規模已超過4000億元,互聯網金融平臺也在借勢覬覦資產證券化業務機會。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在非交易所、銀行間市場交易的場外資產證券化產品大多通過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對接互聯網金融平臺來操作,此規模在萬億左右。
據業內人士分析稱,這種資產證券化的產品在基礎資產選擇方面包括信托受益權、小額貸款的應收債權、租賃債權、商業保理、票據、銀行相關資產,甚至不良貸款等。“有的資產會進入不同的交易所掛牌,然后,交易所對所提供的資產重新拆解、打包,由承銷商去進行交易買斷,最后會放到互聯網金融平臺上進行銷售。”一位互聯網金融平臺人士透露。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PPmoney的“安穩盈”和聯金所的“聯金穩財”,就是將小貸公司持有的債權出售給保理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然后再由保理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通過P2P平臺向投資者出售,投資者購買的是產品的部分份額,最后由保理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擔保回購。實際上,該產品就是由PPmoney母公司廣東太平洋資產管理集團與深圳中源小貸公司和金潤小貸公司分別簽訂協議,通過在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信貸資產收益權的方式,給兩家小貸公司提供融資。這意味著,互聯網金融機構在一定程度上變身成可提供“造血”功能的交易平臺。
按照銀監會對P2P平臺的監管考量,不能有資金池,同時也不能做債權轉讓業務,然而,目前通過與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的合作,P2P平臺正在覬覦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各種機會。
一位互聯網金融平臺分析人士指出,“因為目前P2P還沒有被定義為‘金融機構’,因此這樣的證券化不會被專業投資機構認可。另外,如果P2P債權是正常存在的話,則由普通投資人持有,轉讓時債權人對時效性要求比較高,而打包轉讓出售是需要時間的。除非債權是P2P平臺自己先放貸出去形成的,再找機構投資人等來接盤,但這種模式則涉及到資金池,是踩踏紅線的問題。”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此前曾表示,資產證券化發起機構類型在不斷擴張,投資者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基礎資產亦在逐步擴張。但是資產證券化產品透明度和標準化程度不高,且產品主體為對公貸款證券化產品,未來將在豐富基礎資產類型、強化信息披露等市場約束機制介入,繼續從規范發行標準,豐富市場參與主體等方面推進監管改革。
上海金鹿金融易聯天下總裁張伯偉指出,目前,約有3000萬家中小微企業很難融到資金,而資產證券化可以通過市場化行為把這些企業的優質資產,或者應收賬款等進行證券化,通過折價或溢價可以準確地評估出它的資產風險。這樣既降低資金的成本,又可以提高資產的流動性。
不過,現在P2P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7%至12%左右,再算上各種服務費、渠道費,最終成本起碼在15%以上。據悉,在類資產證券化產品中,通常涉及信托受益權轉讓的資產包收益率一般8%到9%,涉及融資租賃收益在7%至8%,涉及不良貸款資產的則根據地域情況和資產優劣情況定價。
“如果類資產證券化產品交易規模增長太快,會容易形成潛在的系統性風險,由于評估體系不足,底層資產質量怎么樣還沒法核實,一些理財背后的資產究竟是不是優質或安全的,這都值得關注,并且P2P平臺到最后依然應該設置一定的杠桿率紅線。”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
而一位業內人士點出P2P掘金資產證券化的一個難點,即債務標準的制定。而銀行可以根據自身的貸款余額中對應的項目先進行分類,然后根據不同的財務指標如收益率,制定不同風險等級的打包標準,最后將標準趨同的項目組合打包成新產品。這種能力依靠完善的定價模型和風控體系,P2P在這方面還很缺失。
新聞 / News
我們了解大中小型企業的生意模式,需求,我們倡導讓客戶感知產品的應用體驗價值,而不僅是產品的功能